微信公众号 | 关注我们 | 手机网站 | 客户端

首页 >资讯 >新片早知道

纪录片《一路百年》:空间视阈下的城市集体记忆抒写

发布日期: | 文章来源: | 分享:

 近日,由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鼓润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五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一路百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CCTV-9)开播,优酷全网独播。该片先后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记录新时代”创作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和“十四五”重点选题规划,列入2023年“北京大视听”文艺精品项目,并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纪录片专项扶持资金和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

 《一路百年》以行驶在北京长安街的1路公交车为主要线索,通过“1路公交车”这个可视可知的窗口进入,顺着一个多世纪的时间绵延,展现百年来北京公共交通的自主建设、城市道路的规划发展,以点带面地呈现北京的发展和变迁。该片通过几代公交服务者、城市建设者、规划者和居住者的故事,全面反映党和政府“为人民谋幸福”的巨大热忱与努力。

 

亲历者见证者口述,还原沸腾城市日常 

 城市记忆往往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身体化的操演记忆是建构城市记忆的重心。民众正是通过各种社会性、日常化的行为实践来建构、体验、传播和认同城市记忆。片中,摄制组尽力找寻与“大一路”百年历史相关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通过展现他们在百年间不同时期与“大一路”之间的人生故事,还原沸腾城市日常的生活场景。

“‘大一路’就是一个大通道,中间有一个大铁盘子连着,然后有橡胶棚子”,这是国网北京电力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华灯班党支部书记宋晓龙关于“大一路”的记忆。

钢笔画家王中良说,“坐老式‘大一路’是全身心的感受。鼻子闻柴油味,耳朵听柴油机的轰鸣,眼睛看这个车的一些状况,身体感受到车辆的拥挤,从脚底到脑瓜顶,都能感受到。”

如今,行驶在长安街上新一代的“大一路”,以身披中国红的18米海豚型车体被网友们称为“高颜值,大肚量”。而在更亮的颜色和更宽的胸怀之外,它320毫米的低地板也让人感受到更细节、更人性化的贴心服务。

这些关于“大一路”的印象与描述,是人们的日常点滴,也是唤起和塑造城市记忆的线索。透过节目镜头,人们看到了个体关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风情的体验,见证着具体而鲜活的生活印记。从历史到现实、从生活到想象、从物质到文化,“大一路”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定位,更是个体建构和创造城市记忆的空间场所,而观众也通过片中对不同历史时空下个体生命叙事的展现,勾勒多维的城市印象,进而引发对社会发展与城市记忆的重新思考。

 

 创新拍摄技术,以视觉营造唤醒城市记忆

 纪录片作为一种视觉化的影像媒介,通过运用各种策略手段以视觉化的形式将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元素进行编码组构,在影像呈现中建构人们的文化认同和身体归属感,是城市集体记忆显形和传承的关键手段之一。

 为更真实鲜活地呈现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脉络,节目组采用先进的4K影像系统,通过超高清影像品质和色彩技术体现不同年代的画面质感。同时,运用AI修复技术和CG动画技术,最大化地发挥这些史料的价值,既保证对珍贵历史资料的完整呈现,又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独特的美学气质与视觉效果。为了更好地再现往事,本片采用舞台剧的形式,将历史事件提纯,打破了时空限制,强化历史场景再现的戏剧张力,带给观众一种独特的历史参与感。

譬如,第一集中朱启钤用银镐敲下正阳门第一块城砖的场景,节目组首先就银镐的特征下了一番功夫,通过规划博物馆里的实物和大量的图片资料,先画了CAD设计图,然后再去等比例复原了这样一个银镐。与此同时,通过舞台剧风格的拍摄再现这样的历史场景。通过技术加持与风格化再现,纪录片让观众能够参与到北京这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去,用观看实践参与所在地的空间叙事。

1路公交车是本片重要的视觉符号。为展现百年间车型的变化,片中拍摄了各个时期的公交车历史车型与车模,实拍画面使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交通工具的发展变迁与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比如,通过对仿制的初代有轨电车的细节呈现,观众不仅能一睹有轨电车的模样,还可以通过这些细节,想象当年它铛铛作响,穿过五牌楼,行走在前门的情景。

 

空间视阈逻辑,再现城市集体记忆 

塞尔维亚建筑师兼艺术家波格丹诺维奇把城市定义为“收藏记忆的仓库”,德国文化记忆学者阿莱达•阿斯曼将柏林称为“羊皮纸城市”。两者的异曲同工之妙在于对城市集体记忆的认同,认为集体记忆并不是城市个体记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城市历史进程中不断沉淀积累的记忆融合。

“大一路”作为北京公共交通的代表,见证了北京城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也表征着北京城市的精神特质,与北京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百年前从国外引进的有轨电车,还是如今横贯北京东西的地铁1号线;无论是当年车窗外一派生机的火热建设场景,还是如今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每一处被“大一路”表征的地点都承载着城市个体乃至群体的精神情感和独特记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既是人们居住、生产和消费的物理空间,也是创造和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一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言,“通过它的纪念性建筑、文字记载、有序的风俗和交往联系,城市扩大了所有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使这些活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城市文化的塑造、城市凝聚力的增强,需要实现传统与现实的交流融合,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共享的城市共同体意义网络。在片中,“大一路”的不断更新换代,记录了公共交通发展历史与城市精神文化的对话融合,其背后也是在关注和挖掘城市记忆的深层文化与精神内涵,拓展了承载日常情感与记忆的流动性储存介质,完成了一次对北京城市空间记忆的影像书写。片中贯穿始终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和服务理念,也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北京正在建构以人为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空间。